破浪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放心,我一切都好,就是有点想你”

时间:

来源:辽沈晚报(lswbwx)综合记者康科峰、央视新闻

4月4日20时49分,迎来清明节气。

清明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澄澈和暖的清明,我们踏青放鸢,追花寻春,看万物舒展成生命的礼赞;也折柳为笔,蘸取四月的雨丝,将绵延千年的慎终追远写进春泥。


快乐有多快?总以为来日方长,结果却是世事无常。

永远有多远?憧憬人生路携手踏夕阳,离别时却来不及说再见。

有遗憾也有悔恨,有多少话藏在心中没有说,有多少事日复一日却没有做。

有的事从来不愿想起,有的人永远不会忘记。

想起点滴过往,夜不能寐又泣不成声。思念逝去至亲,内心牵挂未曾停止片刻。

思念,在某个猝不及防的瞬间触景生情,欲言又止却欲罢不能。

清明,

看草木,观山河,

把思念长留心间。

那些再也无法相见的人,

你们还好吗?

拂过面颊的风很柔、很轻、很暖,

是你在拥抱我吗?


“我给父亲发微信,告诉他我很想他”



2021年1月19日,一个看似平凡的日子,对于赵宇洋来说,却是终生难忘,也就是从这一天起,她再也没有父亲了……

在父亲刚刚离去时,赵宇洋虽然内心悲伤,却认为“那段时间是迷离不清的”,仿佛觉得父亲走了又没走,内心始终无法接受残酷的现实。

在整理父亲的物品时,赵宇洋发现了从小写给父亲的生日贺卡,里面的话语是幼稚可爱的,“祝您活到一百岁”“捶腿卡还有N次”。父亲始终珍藏着女儿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的毕业照。“就在此时,我前所未有地体会到父亲的爱默默无语,却陪伴我生活的每时每刻,他仔细保存着我每一段人生的宝贵记忆。”

在父亲离开后,赵宇洋内心对好几个瞬间始终无法释怀。“小时候在家楼下玩,到吃饭时间也不回家,被父亲抓着衣服拖回家,我像八爪鱼又笑、又闹、又耍赖。在每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和父亲一起在沙发上晒太阳,那时候,时间很慢、空气很甜、肚皮很暖。在过年时,父亲带着我一起挂彩灯,每次挂好开灯时,满满的年味瞬间填满我的脑海。想起父亲给我做水果罐头,那味道飘满房间,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罐头。从小到大,父亲给我做的酱牛肉都是那么香嫩可口,我今年也学会了做酱牛肉,但味道却一点儿都不一样。”

赵宇洋至今保留着在微信上给父亲留言的习惯。“或许是我太幼稚,总认为微信上和他说话,他就没有离开。慢慢的,我发现自己有很多父亲的影子,我努力学会做好吃的,把每一件物品摆放整齐。我也在思考人生是什么,并不是物质和财富,是一辈子不断拥有却又不断失去,是珍惜并铭记拥有的、失去的一切。”

“清明节怀念父亲,一直记得他温暖的笑容,经常回忆我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想起《武林外传》里的一句话:幻境再美终是梦,珍惜眼前始为真。”赵宇洋最后念了一段写给父亲的文字:“每个人终会变成星星,人生终会停止,每个人只是句点不同而已,听说只要被记得就会一直都在。”



“大虎宝子,我永远是你的虎宝小凤”



大虎宝子是老公的爱称,虎宝小凤是老婆的爱称。2022年4月1日,大虎宝子永远离开了虎宝小凤。

昨日上午,缪云凤向记者展示微信里写给老公的一段文字:“亲爱的大虎宝子,此刻床头闹钟的夜光数字跳到23:22,若是从前,该是你夜班工作的时间。我第27次把手机解锁又锁上,那个永远能接通的号码,现在变成了一口寂静的枯井。”

缪云凤最近经常翻看手机里那张照片——他们夫妻俩在北塔公园饭后散步。“这张照片我一直都没舍得删。他搂着我的肩膀,仿佛温暖的大手从未离开。每次从园区西门出行,当年情景不断浮现,在我的生命里他从未离开。”

大虎宝子经常说,他们是檐下衔泥的一双小燕子,但他总抢着叼最重的“草枝”。“从我们的小家建设开始,无论大事小事他总能有担当,为了不让我受委屈(公公因为疾病导致脾气不好),他选择自己照顾卧床多年的老父亲。从不发火的他用近乎命令的口吻不让我为他分担,我深知他是真的爱我。”

缪云凤回忆说,他说过人就像候鸟,迁徙是写在基因里的承诺,可他为什么提前飞往永恒的春天。“上周末,学着他的样子做糖醋排骨,盐罐打翻时突然痛哭失声。原来思念是后知后觉的疼,就像埋在血管里的玻璃碴子,总在某个转身的瞬间突然刺痛。我学着把烦恼掰碎了说给他的微信。每天出门时,我轻轻攥拳。这是我们约好的加油手势。但出家门时,我永远缺失了他那样踏实温暖的拥抱。”

“那年夏天,我出差回来穿着新买的碎花裙等他,他冲出大门时工作服上粘着快递箱的泡沫灰尘,从怀里掏出个又大又圆的红苹果。如今街上依旧喧闹,只是再没人会从晨光里向我奔来。

如果今夜月光足够明亮,请落在我的枕边化作一只小飞虫。我多希望他回来看看现在的家,餐桌、沙发、写字台、‘发呆屋’(他给阳光房起的名字)。他们都还是老样子构成我们的温暖‘燕子巢’。”

缪云凤最后说:“火关没关好、早饭吃没吃、天黑早点回家、天冷多穿衣服、过马路别看手机、晚上别熬夜太晚……我真想再听他说那些日常嘱咐,虽然当时觉得他好唠叨。”虎宝小凤仍在憧憬,与大虎宝子七老八十、手拉着手,走在漫天晚霞的春天。



“我向大海喊出你的名字”



2025年2月27日,沫涵因罹患白血病辞世,时年34岁。昨日下午,苏漠向记者讲述了两人之间的回忆。“还记得第一次见面是在2010年,沫涵比我早到寝室。我排行老二,他排行老三,我不爱叫他名字,就爱叫他老三。在大学毕业那一天,我说我不要最后离开寝室,怕太伤感。他说那他最后一个走,给我们都送上了回家的路。”

毕业后,老三在抚顺,苏漠在沈阳。他是班级里第一个当护士长的人。“我经常去找他吃麻辣拌、烤鸡头,还有各种烤串炸串。他结婚我给他当伴郎,他买新房我去燎锅底,我觉得我们的友谊能一直走下去。直到有一天,他突然给我打来电话,声音低沉地问我哪家医院治疗白血病比较好。他说帮别人问的,但是挂断电话,我坐在车里就跟老婆说,我感觉不好,感觉他并不是帮别人问的。后来他把检查结果给我发了过来,我不愿意相信眼前三个字:白血病。”

在骨髓移植和化疗期间,苏漠经常跟老三打电话和语音视频,“我总是调侃他,不想他因为这个病就失去活下去的信心,想着年后就去看他。谁知道老三的病情发展这么快,其他同学进病房看到他都没敢认。”

苏漠回忆说:“我当时站在最后面,害怕自己会控制不住流眼泪影响他的情绪。吃了口饭,坐了一会儿,我和同学说我们回去吧,别影响他休息。走的时候我心里知道,这可能就是我们的最后一面。直到2月28日早晨,看到他去世的消息。”

老三的家人最终选择了海葬。“海葬挺好的,可以随着大海飘向四方。想他了我就去海边坐坐,吹着海风向大海喊出他的名字。我不觉得死亡是结束,也许是换了方式陪伴。家里那边我会尽己所能帮他关照。老三,我真挺想他的!”



“母亲的期盼是我成长的动力”



“我的母亲出生于1949年,母亲在世时有个既响亮又骄傲的名字——共和国同龄人。”沈阳理工大学体育部的陈亮说,因为疾病,母亲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018年。“我对母亲的思念,不仅停留在母亲本人,也停留在她生活的那个时代。”

陈亮回忆说,她的母亲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土生土长的沈阳人。母亲跟随姥爷、姥姥来到熊岳,认识了父亲,组建了家庭。“在我小的时候,母亲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正直。对于她工作的具体内容,因为年纪尚小我并不了解,只知道厂子很大、工人很多,也知道能在这里工作是一种荣誉。”

在陈亮12岁时,父母将工作和户口转回沈阳。熊岳这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对他而言又多了一个称号,叫做故乡。“1978年是我出生的年份。我度过了无忧无虑、诗情画意的小学时光,在中学时代来到辽宁省会城市沈阳。我开始成长,并见证这座城市不断发展。”

父亲和母亲都投入到新的岗位,为社会发展尽自己的力量。“由于我对学习并不上进,母亲在这段时期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严厉,但在我的生命中,母亲对我殷切的期盼才是我生命的主旋律。在复课一年后,我终于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如今我以一名高校教师的身份,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也算没有辜负母亲对我的期望。”

病魔却在此时缠住母亲!母亲的身体终于扛不住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被病魔夺走了生命。“我的母亲本来等到退休可以享受人生,却要和病魔做斗争,直到生命的尽头。我的母亲一辈子都在为社会和家庭燃尽了自己的蜡头。”

陈亮告诉记者,祖国越来越强大,母亲却再也看不到这辉煌盛世。祖国不会忘记曾经为她奉献的人,孩子也不会忘记母亲给予的恩情。“我会继续以父辈们为榜样,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欠姥姥一个深情的拥抱”



“姥姥离开我们已经8年时间了。我特别遗憾未能见她最后一面,没有参加她最后一次生日庆祝,也从未给姥姥一个深情的拥抱。”在董静文心中,她对姥姥的思念始终带有遗憾。

在董静文的记忆中,姥姥经常给她做各种可口的饭菜。“记得儿时最爱吃的就是姥姥用大铁锅炖的豆角。在我过生日时,姥姥会给我煮鸡蛋;在过年时,姥姥包的肉馅大饺子特别好吃。最美好的回忆是每次回姥姥家时,她忙碌地为我们做一桌子菜,看见我们狼吞虎咽时,姥姥露出灿烂的笑容。”

2009年,董静文和哥哥陆续考上了大学,她看到姥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眼神中也流露着对他们远离家乡独立求学的担忧。“姥姥一直默默鼓励着我,她的微笑就是我学习生活前进的动力。”

2012年,董静文参加工作,成为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沈阳客运段动车一队列车长。“我清楚地记得在考上列车长时姥姥高兴得像个孩子。那次回家她拉着我的手,从村东头走到西头,巴不得告诉所有人这是我外孙女,我外孙女考上列车长了。她让妈妈把我穿制服的照片洗出来,每天拿在手上边看边笑。我也特别后悔,为什么没有穿着这身制服走到姥姥面前,让她好好看看我。”

姥姥经常告诫董静文,在工作中一定要肩负起心中的责任,要注意休息,身体好才能工作好。“姥姥告诉我,列车上就是一个小社会,要服务、保护好每一位旅客,要把大家安全平安地送到目的地,这是我的责任。我国的铁路事业飞速发展,高速铁路已经通到我们的家乡,北票到沈阳从原来的将近5小时,缩短到1小时20分。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无数辽西儿女多年以来的梦想。家乡人日思夜盼的高铁梦已经实现了,可惜姥姥已经不在我们的身边。”

董静文清楚地记得,姥姥走的那年,她的生日也是端午节,一家人都回去庆祝生日。“但我当时接到调度指令,节日期间加开临客。姥姥安慰我说,工作重要,安心工作。我没有想到,那竟是她最后一个生日……”在董静文心中,有太多话想对姥姥说:“我们现在越来越好了,姥姥离开我们8年时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

董静文最后眼含热泪告诉记者:“其实我知道,姥姥一直都没有离开我们。她就像家门前的老树,永远在我心里,永远在全家人心中。”



“那桶冰淇淋,是我拥有过最奢侈的甜蜜”



窗外的杏花又开了,花瓣飘落在爷爷从前最爱的摇椅上。恍惚间,曹雪松仿佛又见老人家戴着墨镜,仰头听收音机的模样,大茶缸里的茉莉花茶雾气袅袅。

1950年,一个刚满18岁的湖南男孩,把根扎在东北的黑土地。许多年后,爷爷把军功章小心翼翼地收进红木匣。虽然被炮弹烟尘熏坏了双眼,爷爷却总是在发工资那天,从上衣口袋里准确地摸出几张带着体温的纸币。“这张给你买肉枣,这张给你买文具,这张给你买面包。”爷爷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洋洋要的,爷爷都给买”。

1997年夏天,街边开始流行一元一支的机打冰淇淋。在全家人去丹东游玩时,爷爷竟然让奶奶打满整个保温桶。绿皮火车摇摇晃晃,爷爷的手杖敲出节拍。“人群潮水般向我们涌来,爷爷将我搂进硝烟淬炼过的臂弯。他用当年背步话机的脊梁为我撑出方寸荫凉。保温桶里的冰淇淋在我的怀抱里慢慢融化,那是我所拥有的最奢侈的甜蜜。”

2001年冬天,爷爷在家里摔了一跤,再次引发脑出血。“那天早晨5时许,爷爷在卫生间摔倒了。我当时正在书房学习,家人们让他躺在被子上拽回卧室。我回想起来,当时是害怕他有事,没敢上前查看。”曹雪松因此错过见爷爷的最后一面。“当天放学,父亲没来接我,姨夫带我回家,我才知道最爱我的爷爷永远离开了。”曹雪松随后迎来全市统考,她是哭着完成考试的。

曹雪松告诉记者:“如今我喜欢带着儿子去各式各样的面包店。他不知道,二十四年前,有位失明的老兵,把世间最珍贵的明目良方留在了我的生命里。那是被偏爱的笃定,是穿越战火与病痛的柔情,也是我一生昂首挺胸的底气。”

人的一生会有遗憾,爷爷从未见过孙女;人的一生也有幸运,爷爷眼里只有孙女。


有人说:

人类擅长遗忘,所以有了清明。

是啊,梨花风起时,

教我如何不想Ta。


放心,我一切都好,就是有点想你。

怎么办,你已经不常来我梦里了。

我还在长大,但你,再也不会老了。

天上一定很美,因为去的人没有一个回来。

给我讲故事的人,去了故事里。

把思念变成风,说给变成风的人听。

你在天上看着我,我在人间好想你。

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

心里的眷念,又在枝头发了新芽。

另一个世界,一定也像这里一样繁花似锦吧。

我总觉得,你是提前去布置我们下一世的家了。

忙完这一生,我就去看您。

亲人的离去不是一场暴雨,而是此生漫长的潮湿。

“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我会好好生活,好好记住你。记住你就是留住你。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亲友就是身边的暗物质。我愿能再见你,我知我再见不到你。但你的引力仍在。我感激我们的光锥曾彼此重叠,而你永远改变了我的星轨。纵使再不能相见,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网的永恒组成。”

那些藏在心中的话,

那些深刻的记忆,

今天,适合倾诉……

把您的思念

留在评论区

有些话,一定要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