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赛罕区全力推进春季防火工作 筑牢生态安全防线

时间:

当前,正值春季防火关键期,赛罕区积极行动,通过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等综合措施,全力推进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切实保障辖区内森林草原资源安全。

强化队伍建设,夯实“人防”根基

赛罕区以打造专业化、规范化扑火队伍为核心,构建起“扑火队+护林队”双轮驱动的人防体系。春季防火期以来,扑火队执行集中管理模式,全体队员24小时待命,每日开展高强度体能与技能训练,做到“无火情练兵备战,有火情快速出动”。护林队在30个护林站点常态化巡护,通过统一管理、GPS对讲机实时通讯,实现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完善硬件设施,筑牢“物防”屏障

赛罕区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方针,统筹推进防火隔离带、应急道路及扑火装备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开设防火隔离带45公里、防火通道125公里,对重点林区形成物理阻隔。同时,配备指挥车2辆、运兵车19辆、无人机2架、高压脉冲水炮20台等先进装备,并新建智慧林草大数据防火系统,实现防火设施与装备的智能化升级。

在防火物资储备方面,赛罕区建立“分级储备、定期检查、动态补充”机制,确保物资储备充足、性能良好。防火通道的延伸与装备的更新,极大提升了扑火队伍的机动性与作战效率。

创新科技应用,提升“技防”水平

为适应森林草原防火新形势,赛罕区积极推进“技防”体系建设,构建起“智慧林草+大数据”的现代化防控网络。新投用的智慧林草大数据防火系统以林草大数据为支撑,集成33个防火监测点,通过具备火灾发现功能的摄像头、红外相机等设备,实现火情实时监测、自动报警。系统还能记录护林员巡护轨迹,并通过电话连线功能实现远程指挥调度。

此外,赛罕区还引入无人机巡护、红外探火等新技术,形成“地面巡护+空中监测+智能预警”的立体化防控模式。无人机可对偏远林区进行高频次巡查,红外相机则能24小时监测高温异常点,极大提升了火情发现能力。

目前,赛罕区已形成“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体系,火灾预警监测能力、扑火专业能力、火源管控能力均显著提升。春季防火工作已进入关键期,赛罕区将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落实落细各项防火措施,全力守护绿水青山,为区域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赛罕融媒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