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美债反复寻底 美国资产不香了?
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元指数连续第五天下跌,创六个月新低,投资者重新评估美元的避险货币地位。此外,美国国债在上周遭遇重挫,与美股下跌、美元走弱形成“股债汇三杀”局面。
种种迹象都在表明,全球很大一部分资金和投资者正在撤离美国。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警告称,美元作为全球资本避风港的地位,可能因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贸易壁垒不断上升而受到威胁。
美元指数五连跌
当地时间14日,美元指数五连跌。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当天下跌0.46%,在汇市尾市收于99.640。截至纽约汇市尾市,1欧元兑换1.1346美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1312美元;1英镑兑换1.3189美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3060美元。1美元兑换143.04日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43.81日元;1美元兑换0.8144瑞士法郎,低于前一交易日的0.8170瑞士法郎;1美元兑换1.3872加元,低于前一交易日的1.3889加元;1美元兑换9.7737瑞典克朗,低于前一交易日的9.7920瑞典克朗。
行情数据显示,ICE美元指数日内最低一度下探至99.34,延续了上周以来的下跌态势。同时,彭博美元指数也一度下跌0.4%,逼近去年10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根据业内汇编的数据显示,彭博美元指数的三个月风险逆转指标——即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之间的价差,已跌至了2020年3月全球疫情最严重时期以来的最低水平。上周,该指标五年来首次跌破零,表明受益于美元走弱的看跌期权的需求大于受益于美元走强的看涨期权的需求。

持仓数据也显示,包括对冲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在内的一批投机性交易员正转而做空美元,目前已创下自去年10月以来做空美元的规模之最。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8日当周,他们通过这些押注持有约43亿美元的美元空头头寸。
美债重挫引发崩盘担忧
过去一周,特朗普震惊了全球投资者,他对关税政策态度的反复,被市场再度描述为“特朗普看跌期权”,美债走势也随着特朗普政策变化而跌宕起伏。
上周,受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影响,投资者大量抛售美国国债,引发美债市场可能“崩盘”的担忧。通常情况下,在金融市场不确定性上升时,投资者会寻求避险而买入美国国债,推动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然而数据显示,近期伴随着美股震荡显著,从7日至11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却在短短5个交易日内飙升了逾50个基点至4.49%,创下了逾20年来的最大单周涨幅。上一次出现如此猛烈的单周涨幅,还要追溯到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之时。

传统上,美债被视作全球资金的“避风港”,但当前,这一属性显然正遭受挑战。嘉信理财首席利率策略师凯西·琼斯表示,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朝令夕改所带来的持续不确定性,会在短期内继续影响,甚至加剧美债市场波动。在更加动荡的贸易环境下,美债收益率可能会飙升至5%,导致“美债市场更加混乱,相关资金越发退出”的情景。
对冲基金是抛售主力?
那在特朗普关税政策带来的美债抛售背后,到底谁贡献了最大的抛压?
截至2025年2月,美国国债总规模已攀升至36.22万亿美元,呈现出长期扩张的趋势。在美债的主要购买力量里,其国内力量占大头,包括了美联储、美国各级地方政府、全美的民间投资机构、基金、养老金账户、个人投资者等。此外,外国持有人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日本、中国、英国都是持有美债的大国,但在总体比例中,外国持有人的占比正在不断下降。而且,参考历史经验,即便在地缘政治紧张时期,各国通常也不会采取极端的金融措施。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杨盼盼、徐奇渊的研究,过去十年间,美债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个人投资者和共同基金的占比迅速上升,分别达到10.3%和19.3%,均上升了约10个百分点。高频交易者和对冲基金等“影子交易商”成为美债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本轮美债抛售的主要压力很可能来自对冲基金,这些基金在国债市场上押注了国债价格上涨,收益率下降。这些交易通常杠杆高,最高达到100倍。但因美国关税将改变美联储降息预期而掉头,由于要求他们提供保证金或额外的抵押品,导致对冲基金不得不卖出平仓。
据Tolou Capital Management创始人哈基米安当地时间4月10日发帖透露,一家日本对冲基金因未及时平仓该交易而破产。他写道:“为昨晚破产的日本对冲基金鼓掌,该基金杠杆率高达60倍,继续持有10年期美国国债,拯救了世界免于大萧条。兄弟,我们不会忘记你的牺牲。”
美国资产面临压力
不少分析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对美国贸易伙伴征收惩罚性关税的政策,正在削弱投资者对美元作为全球金融体系基石的信心。
过去几十年来,美国经济的相对稳定,使得美元能够发挥世界储备货币的作用,并被全球各国央行持有。这使得美国政府能够以低成本借款,并为该国经常账户和政府预算中所谓的“双赤字”提供资金。
但有基金经理表示,受特朗普激进的贸易议程影响,部分国际投资者对美国资产失去了信心。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鲍勃·米歇尔就认为,“现在有充分的理由证明美元的特殊性已经终结。”
德国最大的独立资产管理公司福斯巴赫·冯·施托克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投资官伯特·弗罗斯巴赫表示:“特朗普混乱的关税政策破坏了美国的避风港地位。”
毫无疑问,美元近来的持续下滑是颇为不同寻常的——以往全球金融压力通常会使美元走强,因为投资者会抢购美元资产,如被视为避风港的美国国债。但在上周,美元和美债却同时遭遇了大举抛售。
嘉信理财首席利率策略师凯西·琼斯在X的一篇文章中表示,美国国债和美元的双双下跌,“表明国内外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前景感到担忧”。
换句话说,一场全面“抛售美国资产”的交易可能正在酝酿之中。
经济疲软 或陷入衰退
Sparebank 1 Markets AS驻奥斯陆的高级宏观和货币策略师丹·切科夫表示,“美元要想持续上涨,就需要迅速和平解决贸易战,以免对美国经济造成长期损害,随着特朗普关税的影响在消费、通胀和劳动力市场等硬数据中显现,未来几个月美元将持续走弱。”
分析师们尤其关注美国的宏观数据,并强调在关税实施之前,美国经济已经出现放缓迹象。
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有超过49.7万人被解雇,是自2009年以来该季度最多的一次,比2024年第一季度增长了93%。 此外,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活动也出现疲软。美国ISM制造业指数从12月的50.9降至3月的49,服务业指数则从12月的54降至50.8。低于50的指数通常预示着经济正在萎缩。
亚特兰大联储的预测工具则预测,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长率将为-2.4%。这一数字可能会发生变化,但GDP增速很可能显著低于去年夏季的3%。 很多经济学家已经警告了滞胀出现的可能性,并担忧美国将陷入经济衰退。
黄金避险属性被放大
另一方面,在贸易战削弱了美国国债和美元的吸引力之后,黄金的避险属性被不断放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表示,美国的信用出现了问题,波动性加大之后,其他投资者会更倾向于增配黄金来替代对美债的减持。
高盛在上周五发布的报告中,将2025年黄金目标价从此前的每盎司3300美元上调至3700美元,上调幅度高达12%,也是该机构年内最激进的一次上调动作。2月时,高盛预期今年金价目标在3000美元,3月底,其第二次上调至3300美元。
除了高盛之外,瑞银也继续上调了金价预期,目标价在每盎司3500美元。其指出,美国国债和美元的需求下降,将促使黄金涨势延续至明年,并在更长时间内稳定在高位水平。 瑞银分析师Joni Teves指出,在关税不确定性不断升级、经济增长放缓、通胀上升和地缘政治风险挥之不去的环境下,增加黄金配置的理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说服力。
此外,有关美国经济战争书籍《瓶颈》的作者爱德华·菲什曼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可能导致世界向“多极”体系的转变,其中欧元等货币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游新闻综合自每日经济新闻、财联社、南方日报、第一财经、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