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或将迎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深市规模最大的机器人ETF(159770)“吸金效应”明显
4月28日,市场全天震荡调整,三大指数小幅下跌。截至收盘,沪指跌0.2%,深成指跌0.62%,创业板指跌0.65%。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06万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572亿。
相关ETF方面,截至收盘,机器人ETF(159770)跌1.62%,成交额超1.69亿元,换手率3.19%,盘中交投活跃;成分股方面,信邦智能、奥普特涨超3%,新时达涨超2%,矩子科技、江苏雷利、科大讯飞等跟涨。
机器人ETF(159770)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该ETF还配备了2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880;C类:014881)。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ETF(159770)在深市同标的产品中规模第一,近期“吸金效应”明显。Wind金融终端显示,机器人ETF(159770)近4个交易日(4月22日—4月25日)持续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超4.5亿元。近10日、60日净流率居沪深两市同标的产品第一。
消息面来看,据澎湃新闻报道,湖北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殿勋4月27日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会议要求,要遵循科技创新规律、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运行规律,立足湖北科教资源、产业基础、应用场景等优势,坚持“新需求牵引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的双重导向,坚持发展工业型机器人和服务型机器人齐头并进,科学务实推进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无人智能装备产业加速发展,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激发新动能作出更大贡献。要聚焦“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三个关键环节,通过完善产业支持政策、设立专项投资基金、搭建研发共享平台、组建产学研金协同创新联盟、建设专业化科创园区、举办全球高端展会论坛、构建跨部门协调推进机制,努力打造一流产业生态,为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机器人乃至整个无人智能装备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东莞证券表示,目前,国家及各地方政府持续颁布政策和制定行业标准,海内外企业陆续推出新产品或切入人形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等细分赛道,叠加AI大模型加速发展催化板块行情,同时将有效推动人形机器人行业加速发展。我们认为2025年或将迎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兴业证券表示,科技板块具备产业趋势和政策支持的双重确定性。近期国内以机器人、AIAgent为代表的AI+产业链仍在不断焕新:机器人方面,人形机器人半马成功举办,小鹏机器人在上海车展亮相,机器人产业持续突破;AIAgent方面,阿里云、腾讯等国内互联网巨头近期相继宣布支持MCP协议,有望提升AI智能体开发效率和商业化落地速度。DeepSeek为代表的科技突破正在引领本轮AI产业逻辑向中下游应用的多元化创新转变,随着各行业AI渗透率快速提升、更多垂直应用加速落地,从AI到AI+的广泛行业都存在着战略性的成长机会,这是中国本轮行情主升浪的根基。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