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东湖评论:从“花季限定”到“四季常红”,龟峰山景区破局有道

时间:

当“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的口号响彻全国,麻城龟峰山曾凭借万亩杜鹃花海成为“网红打卡地”,却也因“花期依赖”陷入发展瓶颈。如今,这座以“天下第一龟”闻名的景区,已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其背后展现的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升级,更是一场从单一观光向全域旅游转型的深度变革。

过去,龟峰山景区的春季是最热闹的,数十万游客在短期内涌入,有时候会因交通和配套不足导致体验感下降;花期过后,游客明显减少。这种单靠赏花经济的模式,限制了景区的发展,也难以带动周边经济长效增长。破局的关键,在于构建全季节、全龄层的旅游生态。

交通的“毛细血管”疏通,成为这场变革的起点。湖北交投大别山公司积极推动龟峰山支线高速的开通,将武汉至景区的车程缩短至1.5小时,彻底解决了游客“进不来、出不去”的痛点;同时,对索道进行升级改造,使其运力提升4倍,让游客不再为“排队两小时、观景五分钟”发愁。硬件升级之外,湖北交投大别山公司还在业态创新上做足文章:引入玻璃栈道、攀岩基地等年轻化项目,开发地质科普研学线路,打造冬季滑雪乐园……曾经的“赏花圣地”,如今变成了户外运动爱好者的乐园、亲子研学的课堂、四季皆可游的休闲目的地。

这场转型的深层逻辑,在于对“旅游供给侧改革”的精准把握。龟峰山景区的华丽转变实践证明,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不能止步于资源禀赋,更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产品创新激活潜在消费。当景区从“卖门票”转向“卖体验”,从“流量思维”转向“留量思维”,游客停留时间延长,消费场景自然拓宽。数据显示,非花期游客占比已从不足20%提升至45%,周边民宿、农家乐的全年营收实现翻倍增长,这正是转型成效的有力注脚。

作为黄冈首个5A级景区,龟峰山的经验为革命老区文旅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它不仅是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更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未来,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深化,龟峰山或将成为串联大别山生态资源、红色文化的重要节点,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从“靠天吃饭”到“靠创新破局”,龟峰山的蜕变之路,既是对传统旅游模式的反思,也是对新时代文旅发展规律的探索。当越来越多景区开始效仿其“四季常红”的发展模式,或许我们终将见证:中国文旅产业的升级,不仅需要得天独厚的资源,更需要敢为人先的魄力与持续创新的智慧。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吴岳川(孝感应城市)

责编:沈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