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北京市发改委聚焦“市场准入”等五方面 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空间

时间:

北京作为首都,教育、科技、人才资源丰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著,开放型经济持续壮大,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这里大显身手,获得很多新的机遇及广阔发展空间。

近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上,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于鸷隆表示,过去几年,北京市经济总量先后跨越3万亿和4万亿两个大台阶,去年达到4.98万亿、增长5.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约3.2万美元、居全国首位。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吸纳就业超过60%,企业数量超过95%,形成了京东、抖音2个收入万亿级民营集团,小米、美团、快手、腾讯、百度5个千亿级民营集团,对促进创新、稳定增长、增加就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精心筛选一批优质项目吸引民间资本

据北京市发改委介绍,北京每天新设科技型企业数量超过300家,国高新、国家级专精特新及独角兽企业数量领跑全国各城市。2024年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达2万亿元,增速达到7.5%左右,位列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第一梯队;科技服务业以占全国一成的企业数量,创造了两成的收入,贡献了三成的利润。北京市建立了面向民间资本推介重点领域项目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已分13批推介了近1300个项目、总投资超1.7万亿元。支持民营企业依托京津冀区域市场一体化开展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力深度拓展。建立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供需对接机制,推动重点产业链图谱落地,联合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开展产业链织网对接行动。

打造国际一流“北京服务”品牌

近年来,北京把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首要目标,对标国际规则和最佳实践,回应企业群众期盼,在行政审批、监管执法、政务服务等方面连续实施1500余项营商环境务实举措,不断夯实“北京标准”“北京效率”“北京诚信”。

北京持续完善“服务包”“服务管家”机制,2024年解决企业诉求5.8万个。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大力推行非现场监管,全面实现“扫码检查”。创新推出政策服务、数字服务、热线服务“三送”服务,12345企业热线诉求解决率和满意率均超过97%。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新措施

于鸷隆介绍,近年来北京密集推出超过1500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塑造了“北京服务”的金字招牌。截至2024年底,注册在京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310家,管理基金2.26万只,规模4.63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6.3%、15.7%、23.3%,持续优化创投发展环境释放出了巨大能量,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活力。

谈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新措施,于鸷隆表示,北京将聚焦市场准入,解决好隐性壁垒的问题;聚焦市场环境,解决好公平竞争的问题,推动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地方立法,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聚焦权益保护,解决好市场秩序的问题,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大力推动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聚焦创新优势,解决好颠覆性创新潜能释放的问题,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与国家实验室等战略科技力量对接合作,持续推进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向民营企业开放;聚焦要素配置,解决好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率先探索金融科技“监管沙箱”优化升级,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尽职免责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

下一步,北京市发改委将持续优化创业投资发展环境,为促进民营经济及创投行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为北京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

参会企业表示,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将勇担时代重任,保持爱拼会赢的精气神,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京东“从0做起” 到提供超过100万就业岗位

京东集团党委书记、战略执行委员会委员繆晓虹介绍说,今年初,京东小哥已经有超过1200人退休,他们每个月平均领到5350元退休金。未来5年,每年会有1万名的一线员工从京东退休,他们将来的生活更有保障。下一步京东将继续做好物流小哥、外卖骑手、家政阿姨等新就业群体的福利保障。

在过去近8年里,京东累计投入研发费用超过1400亿元,特别是在AI产业大模型的领域加大投入,探索在零售、物流、金融、健康等产品的应用。京东内部已经有100多个AI的应用场景,有数十万京东小哥,超百万商家,8万合作医生得到大模型运营的支持。京东言犀大模型,加快与企业深度融合,为更多生产制造企业提供了转型的全新动力。

未来,京东在物流领域加快研发更多自主技术,加强无人技术储备,为未来发展做充分准备。京东提出了下一个20年梦想,即拥有3家收入过万亿人民币、净利润过700亿的公司,5家进入世界500强的公司,7家从0做起、市值不低于1000亿的上市公司,为国家缴纳1000亿税收,提供超过100万就业岗位。

繆晓虹说:“我们深感企业发展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京东将始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坚定实业报国、科技报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京东贡献。”

吉利汽车:“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谈到,2024年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形势,吉利控股集团实现全年销量达到334万辆,同比增长22%,其中新能源的销量高达149万辆,同比增长52%。其中,全年累计出口达到66万辆,同比增长50%。

吉利汽车作为中国民营汽车企业的代表之一,在技术研发上,聚焦新能源智能化的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159亿,同比增长13%。在智能化方面,吉利先后推出车规级自主的7纳米智能座舱芯片。2025年3月初,吉利发布统一的自驾解决方案。

淦家阅说:“吉利汽车将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中国汽车国际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让中国汽车跑遍全世界。”

蓝箭航天:第一家营收上亿元的民营火箭企业

蓝箭航天董事长兼CEO张昌武表示,2023年以来,国家出台民营经济31条,国家发改委新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为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提供了顶层的制度设计和组织保障。作为2014年中国开放社会资本参与中国航天事业后,第一家营收上亿元的民营火箭企业,蓝箭航天在运载火箭领域针对低成本、高频次大运力发射的关键技术,持续进行攻关和突破,通过创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锻造空间运载领域的新质生产力。

经过10年的发展,蓝天航天的专业团队超过1200人,在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液氧甲烷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领域取得了关键的技术突破。蓝天航天的朱雀二号运载火箭成为世界首款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已进入到批量化高密度发射阶段。

蓝天航天自主研制的可重复使用的朱雀三号运载火箭,已完成垂直起降回收的分析验证,取得了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计划在今年9月份实施首飞,有望成为我国第一枚投入运营的可回收运载火箭。

供图/视觉中国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蔺丽爽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