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世界羽联5月启动15分制革新,新规角力或将引起巨震

时间:

世界羽联(BWF)日前宣布,为优化赛事节奏、提升观赛体验,本赛季将在部分赛事试行“三局15分制”全新计分体系。5月7日开幕的墨西哥国际挑战赛将成为新规的首个试验场。此外,十项世界羽联三级赛事及各国锦标赛也将参与此次试点。

石宇奇和队友们需要适应新规则

规则革新直击三大要点

依据世界羽联技术委员会公布的细则,此次新规包含三项关键调整:首先,将局间休息节点从传统的11分提前至8分,缩短单局的间歇时间;其次,单局封顶分值设定为21分,当双方比分来到14平时,一方需净胜2分才能赢得该局;最后,决胜局继续沿用现行的11分换边规则,确保比赛战术的平衡性。

这是自2006年羽毛球运动从发球权得分制转变为每球得分制后,该运动迎来的又一次重大规则调整。

世界羽联透露,试点的这十场比赛,第一场是5月7日至11日举行的墨西哥国际挑战赛,最后一场是10月28日至11月2日举行的中国国际挑战赛。其间每项赛事的举办方将收集比赛数据,所有利益相关者,包括会员协会领导和工作人员、组织方、志愿者、球员、教练、球队经理、技术官员等,都要完成一份线上问卷,反馈使用新计分规则的体验。世界羽联理事会将基于各方反馈,决定是否在2026年年度大会上提议正式启用新的计分规则。

规则变迁中的角力与妥协

羽毛球的积分制过去曾改动过多次,2000年以前,羽毛球赛事一直实行3局2胜的15分发球得分制,由于比赛时间非常长,常常比赛打至凌晨而遭到诟病。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亲临苏迪曼杯、世锦赛准备颁奖,但因为比赛迟迟打不完中途退场。

萨马兰奇曾经错过为羽毛球比赛颁奖的机会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世界羽联一度将15分制改为7分制,仍采用换发球权制,并从三局两胜增加到五局三胜,但遭遇众多反对,很快这项变革推行不下去。2005年,世界羽联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考虑后推出了21分每球得分制,并于2006年2月1日正式实施并保持至今。21分制取消了羽毛球长期以来保有的发球权制,采用每球得分制,比赛观赏性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比赛时长仍存在过长的问题。

2018年和2021年,世界羽联再度两次力推5局3胜11分制,两次投票都未获通过,其中在2021年世界羽联第82届会员代表大会上,11分制提案获得129票赞成123票反对,赞成票数差一票未占到总票数的2/3,显示希望变革的人数大幅上升。此后世界羽联在青少年比赛中实行11分制,2024年世界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混合团体赛便实行了11分接力赛,但也遭到了诸多抵制。

名将对新规各有看法

世界羽联变革的初衷是激活这项运动的活力,在招商上有更积极的作用。但不少名将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马来西亚名将李宗伟是新规的坚定反对者,他明确表示,“这已经不是羽毛球了!”他认为现行21分制已被广泛接受,缩短赛制可能削弱技术对抗的深度,导致比赛观赏性下降,并强调“比赛位数的改变会影响选手之间的技术较量”。

李宗伟反对新规则

不过另一位马来西亚混双选手陈炳顺则表示支持新规,认为15分制能缩短比赛时间、降低体能消耗,尤其对延长老将职业生涯有积极作用。他指出:“新计分制将为羽球运动注入新活力,减轻密集赛程下选手的负担,同时不会削弱比赛的核心魅力。”另一名马来西亚男双选手谢定峰则坦言缺乏15分制的实战经验,无法预判其影响,强调“应通过试点赛事的数据和反馈再做结论”,呼吁各方保持开放态度。

基于过去羽联改革面临的波折,此次新规试行虽然体现了世界羽联改革的决心,但最终新规能否敲定势必会经历再一次的各方角力。毕竟一旦新规推行,羽坛格局或将重塑,进攻型选手是否受益?技术型打法是否面临转型?都将使羽坛发生巨震。如何在竞技本质与商业生存间找到平衡,也是世界羽联需要解决的课题。

文丨记者 苏荇

图丨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