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达产业园:构筑中小微企业“梦工厂”
在我市,有一家专门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打造的“梦工厂”。在这里,企业能够得到金融创投、政策对接、人才培训、科技成果转化等孵化服务,从而降低了创业成本和创业风险,提高了创业成功率。这家“梦工厂”有个别致的名字——长春嘉润科技集团·越达科技产业园(以下简称越达产业园)。
踏入越达产业园,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即刻展现:展厅、共享会议室、共享路演室、研发设备等一应俱全,浓郁的科技感扑面而来。一间间办公室里,创业者正在热烈讨论,不断碰撞出创意的火花;科技初创企业则专注研发,成果初现;传统企业借助创新转型,蓬勃发展……这些企业如幼苗一般,在这片沃土扎根,茁壮成长。
吉林省三淮科技有限公司入驻越达产业园已有3年时间。在园区各项服务举措的加持下,企业不仅顺利解决了融资、政策对接等问题,业务版图更从医用、家用、办公用扩展到车用,年产值成倍增长。
吉林省迈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3D打印口腔智能制造企业,其全程数字化操作将供货周期由7天缩短为3天,极大提高了精确度和效率。
越达产业园培育体系的核心竞争力,在长春风火轮科技有限公司的进阶之路上得到充分验证。在园区的全程护航下,这个以汽车电子领域起家,后转型人工智能赛道的企业,不仅获得今年首笔低息、无抵押银行贷款,更在政企资源对接、市场渠道开拓、专项政策申报等方面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如今,企业已成为东北地区少数拥有完整AI技术链的人工智能企业,吸引了超百名AI工程师,年营收突破200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4月8日,长春风火轮科技有限公司还和其他在孵企业,如长春精仪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长春东狮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吉林省迈尔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长春市寰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一起,正式通过市级“专精特新”认定工作并予以公示。喜人成果充分彰显园区在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方面的创新实力。
据统计,越达产业园自运营以来,已实现入驻企业135户,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5户、“专精特新”企业15户、科技型中小企业45户,拥有知识产权810个,园区年度产值8亿元,带动就业3000余人。亮眼的数据背后,是越达产业园构建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生命周期孵化体系在持续发力。
“我们始终坚信,创新生态培育比单纯的企业孵化更重要。”长春嘉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晓丽道出发展要义。作为由民营企业长春嘉润科技集团打造的综合型智能孵化平台,越达产业园不仅是一个物理载体,更是创新要素的聚合场域——通过搭建智慧园区智能孵化系统,惠企政策得以精准滴灌每家企业;通过搭建共享空间,共享会议室、会客室、路演大厅等资源共享平台,打造思想碰撞的磁场;优化孵化赋能服务,通过产业资源整合、科技成果转化、金融创投服务、智慧数字化赋能及人才培训辅导等,为中小微企业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与吉林大学等高校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让实验室的智慧结晶快速转化为产业硕果。汪尔康院士的水质检测及污水处理项目在这里成功落地,钙钛矿单晶探测器项目在此开花结果。这种“源头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加速”的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使得越达产业园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策源地。
当前,站在数字化浪潮的风口,越达产业园正在谋划更大棋局。“园区计划在未来3年内转化科技成果100项,每年引进或孵化科技型企业30家,组织创新创业类培训活动30场以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2000人以上。”刘晓丽说,该产业园还将加大在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布局,优化招商政策,大力招引人工智能类企业入驻,逐步形成产业聚集之势,倾力为我市打造AI人工智能产业园区。
来源:长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