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青岛海上旅游接待游客31.58万人次 同比增长290%
4月1日,青岛市政府新闻办组织举办“强信心亮举措促发展”主题系列第五场发布会。发布会上,市文化和旅游局资源开发处处长王青云就青岛市在推进海上旅游方面取得的成效予以介绍。
王青云介绍,近年来青岛丰富发展海上旅游业态。深入挖掘、阐释青岛海洋文化资源,开发《海上有青岛》《寻梦沧海》等海洋主题沉浸式演艺项目。整合全市63家海上旅游企业、214艘船艇联合运营,2024年新开通海上旅游航线3条,累计开通航线9条,今年一季度接待游客31.58万人次,同比增长290%。开发创意海上旅游产品——追鸥逐浪专线、“潮齐音乐会”专线、橘子海专线等,2025年1月日均客流量约4000人次、周末客流高峰达6000人次,有效激活淡季旅游市场。
加快破题海岛旅游开发。“一岛一策”加快推进灵山岛、竹岔岛、小管岛等重点海岛旅游开发,改善陆岛交通条件,因地制宜打造亲子研学、休闲垂钓、康养度假等差异化产品。灵山岛新码头建成完工,竹岔岛启动20余亿元建设项目,小管岛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拓展邮轮旅游发展市场。成功举办中国(青岛)国际邮轮产业大会,成立“青岛邮轮游艇创新中心”,联合发布《青岛—仁川—全北多母港邮轮航线国际合作青岛宣言》,推动打造中韩多母港邮轮深度游航线。吸引“欧罗巴2”号邮轮承载今年全省最大欧洲入境旅游团访青,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在青首秀,截至目前已发布邮轮36航次。
王青云介绍未来,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做足海上文章。加速重点海岛开发。按照“成熟一个、开发利用一个”原则,推进海岛旅游,提升灵山岛民宿质量,推动竹岔岛尽快完成开发设计方案,打造“跳岛游”产品。完善海上旅游基础设施。优化码头布局,完善“一程多站”式海上旅游线路格局,擦亮“海上看青岛”品牌,年内完成青岛湾栈桥码头(二期)、东大洋码头改造和小港湾海钓码头建设,新开通2条海上旅游航线。丰富海上旅游休闲业态。大力发展帆船、潜水、冲浪、海钓、海上低空飞行等海上业态。组织旅游客运企业推出海上婚礼、游艇派对、商务会议等高端服务。加快发展邮轮旅游。完善邮轮旅游奖励扶持政策,吸引国际邮轮公司、邮轮组织或行业协会等在青设立区域总部,力争全年运营不少于46个航次。
(记者 王丽平)